您好,欢迎来到搜客无忧!

幼儿园游戏课程创设目标_幼儿园游戏课程创设目标怎么写

  作者:正苗启德发表时间:2023-07-13点击量:174

如何写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目标内容

有人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

”其实强调的就是幼儿的玩乐天性和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客观规律,幼儿园应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区角活动。

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

无论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还是游戏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的重要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的基本特征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具有如下特征:

游戏性。

游戏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素质。

(包括动机、情感、能力与态度)”。

游戏化课程关注课程的游戏性,体现幼儿的游戏精神。

游戏化课程充分利用游戏因素,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习。

2.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游戏的这种特征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得以凸现。

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在被动的接受教师知性灌输,而是对活动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3.开放性。

开放性是对于封闭而言的。

游戏化课程和传统课程相比,前者是开放的,后者是封闭的。

因为前者关注过程,后者倾向于关注结果;前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后者对结果的期望常常是确定的。

游戏的开放性,在游戏化幼儿园课程中得到了正向迁移。

幼儿有了更多到实践活动中去操作,去体验的机会,而这种时间又是多渠道的可供幼儿选择的。

无论材料提供还是环境创设,都能适合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幼儿,体现了游戏的开放性。

4.综合性。

综合,强调的是联系以及彼此的融合。

游戏相对于传统的分科课程来讲,各要素及彼此间的联系和融合更直接,更敏捷,因为游戏不需要人为地划分领域;幼儿在游戏中,无论是经验的获取还是能力的表现,都是以“整个”的方式进行的。

因此,游戏是最具综合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一特征突出的表现为课程设计中整和技术的运用。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从观念、目标、内容、资源、方法、形式、手段的多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以其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一些什么样的组织策略呢?

游戏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课程之中。

杜威指出:“并不是幼儿园课程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

如果把游戏理解为一种精神,我认为最直接的体现是:

1.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

申请试听课程

提交后,免费为您匹配专业课程

机构入驻 | 帮选课 | 公司介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c)2024 武汉涵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7586号-13 技术支持:搜客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