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主要有哪些内容?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提供给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一切活动。
幼儿园课程作为幼儿园提供给幼儿的活动,它包括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也包括幼儿在幼儿园里的运动和学习活动。
幼儿园课程既有正规课程,如教师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有非正规课程,如幼儿自主开展的游戏活动和运动;既包括幼儿的各种自主活动,还包括幼儿园环境这种潜在课程。
因此,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幼儿快乐生活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课程历来就有三种不同的
价值取向
:学科取向、活动取向和经验取向。
幼儿园课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这三种取向,从早期的学科课程到现代的活动课程和经验课程。
在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学科取向课程还大量存在,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与技能为目标,强调幼儿在课程学习中掌握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获得认知的发展。
学科课程注重学科的知识体系,很少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其实施需要教师激发幼儿的
学习动机
,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幼儿学习学科课程。
因此学科课程的实施往往是一种高结构化的教育活动。
活动取向课程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安排的活动,因此课程要注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活动。
儿童天生活泼好动,因此幼儿园课程要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组织和实施。
活动课程强调课程实施中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注重课程实施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因此活动取向的课程实施往往是一种中低结构化的教育活动。
经验取向课程认为,课程是为儿童提供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
经验是蕴含于活动之中的,因此,经验课程也关注儿童活动,注重儿童在活动中获取经验。
但与活动课程的关注点不同,活动课程注重活动本身,关注儿童活动的过程,不强调活动的结果。
而经验课程更多地关注活动中所能得到的经验,其实质是在活动结果与活动过程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幼儿园课程相对学校课程,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其最大的差别在于教育对象的差异。
幼儿园课程的对象是3―6岁左右的幼儿,幼儿的学习依赖于其身心发展。
因此幼儿园课程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更多采用适合于幼儿的活动形式。
活动取向的幼儿园课程是一种适合于幼儿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的课程,幼儿在园的生活、游戏和学习、运动等活动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最好课程。
指的就是在幼儿园涉及到的一些课程,比如说安全知识,还有启蒙知识,比如说拼音,数字,算术,可以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体育课和户外活动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就是针对幼儿园的学生制定的一些专业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就是,拼音,算术,韵母,声母,创造力,活动,思维能力。
幼儿园课程是指适合3~6岁适合学龄前幼儿发展阶段的课程。
主要有5大领域,语言、健康、数学、道德、体育,这些课程很好的结合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能力,同时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幼儿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幼儿园里面学习的内容就是幼儿园课程,主要包括手工,舞蹈,简单的知识,学唱儿歌,足球,篮球,画画等等这些内容,大部分幼儿园并不会学习文化知识。
请问什么是幼儿园的课程?
(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的保育中包含着教育,教育中蕴含着保育。
从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看,由于幼儿教育不是单纯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而是注重幼儿全面和谐的整体培养。
(2)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就是上课。
(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他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
幼儿园课程应积极发挥幼儿感官的作用,让他们正确地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进行学习。
对幼儿来说,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这一点也是与中、小学生学习的区别之一,因为中、小学生是进行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