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搜客合作机构>

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

欢迎您!

400-960-50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 教育部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公示)

教育部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公示)

日期:2023-05-13     浏览:242    来源: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

2020年教育部认定了多少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99门课程。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推荐和专家遴选等程序,决定认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巧”等99门课程为2020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对2020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开展认定工作,是教育部全面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具体举措。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的建设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创新发展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今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课程平台单位应确保平台按期备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持续运营、服务、宣传推广和网络安全保障,不断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力度,确保线上课程稳定运行。

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配合课程团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的课程,自认定结果公布始,应面向职业院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不少于5年。

“双高计划”建设院校要结合相关项目经费为课程团队提供支持。

教育部将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的在线运行、教学服务、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

对于未能达到持续更新和运行要求的课程,将取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资格。

完整名单:

网页链接

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真的吗?

教育部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情况。

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背景和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情况。

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取得骄人成绩的基础上,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490门精品课程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作用强。

在本次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战德臣、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苏雨恒出席并发言,多角度介绍了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相关情况。

据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有135门MOOC在建设中,已上线69门,此次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

战德臣教授在发言中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归纳出他眼中用MOOC推动教学改革之路带来的深刻改变,他认为:慕课是推动大学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引擎,“网络课堂+翻转课堂”是解决实体课堂系列矛盾的重要手段,MOOC+SPOCs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高校要将在线开放课程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与线下同要求

为规范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

通知明确,高校是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本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规范课程选用、教学、评价、督导和学分认定等管理制度,将在线开放课程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做到线上与线下课程同管理、同要求。

对选用的在线开放课程要配备课程责任教师

不得选用内容陈旧、服务质量差的在线开放课程。

对选用的在线开放课程要配备课程责任教师,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服务与管理,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健全学生违纪行为认定与处理办法。

不得将在线开放课程考试完全交由在线课程平台等第三方负责

严格考核评价管理,根据课程教学实际,严格学习过程和考试监管,在考试中通过人脸识别、双机位等技术手段强化考试监督。

不得将在线开放课程考试完全交由在线课程平台等第三方负责。

严禁“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

通知强调,高校要加强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师的管理,要严格学生在线学习规范与考试纪律。

严禁出借个人学习账号给他人使用,严禁通过非法软件或委托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的“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严禁以任何形式传播课程考试内容及答案。

对违规违纪行为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开除学籍等相应处分

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由涉事学生所在高校根据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等,取消课程成绩,视情节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相应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

对参与组织“刷课”“替课”“刷考”“替考”并构成违法行为的学生,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未经高校审查并正式推荐的课程不得受理

通知要求,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自我监督机制。

严格执行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基本规范,建立课程内容、质量审查和运行保障制度,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

未经高校审查并正式推荐的课程不得受理,达不到基本规范要求的课程不得上线。

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过程实施大数据监测

通知要求,健全课程平台监管制度。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建设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过程实施大数据监测。

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必须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提供开放用户身份数据,开放课程访问数据、学习行为数据以及相关运行数据,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质量和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对异常学习行为集中的高校、平台进行通报。

高校必须从列入“白名单”的平台上选用学分课程

建立课程平台“黑白名单”制度。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进行备案审核、监管规范。

课程质量高、管理服务好的平台进入“白名单”,并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政务网站上公布,“刷课”问题频出、课程质量低劣、管理服务落后的平台列入“黑名单”。

高校必须从列入“白名单”的平台上选用学分课程。

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通知还要求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网信部门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研判意见,依法对“刷课”APP和违法售卖课程的平台、账号进行处置。

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处置经有关部门认定的违法违规“刷课”网站和APP。

公安部门依法打击利用黑客手段提供有偿“刷课”服务违法犯罪活动。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职责查处相关违法违规市场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