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搜客合作机构>

黄冈纽特教育

欢迎您!

400-960-50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 信息与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信息与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

信息与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信息与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

日期:2023-05-19     浏览:164    来源:黄冈纽特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达到的宏观目标:

建设

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

教育信息化

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

素质教育

与创新教育。

具体目标可以概述为:

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

教学方法

的变革。

2.培养学生的

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加工(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利用(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同时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海量的网络信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研究性学习

和协作学习。

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4.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率加快,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了更多的新兴学科和

交叉学科

在这种科学技术、

社会结构

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要求学习者能够具有主动汲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要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什么?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空间变得无围墙界限了。

教育信息化还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终身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能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求,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要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要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要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学习的培养目标。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为终身学习带来了机遇,但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把把终身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才够理解信息所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有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指"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1997/9)。

信息素养应包含着三个基本点:

(1)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这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

这需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与应用实践训练来培养。

(2)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

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判性地处理信息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特征,对信息的检索策略、对所要利用的信息源、

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都能进行逐一的评估,在接受信息之前,会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识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确定论点的充分性。

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

(3)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这是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具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精神,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推动社会进步,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些素养的形成也不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就能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情操教育训练来培养。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

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

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1)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4)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目标是: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2、完善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为多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生存能力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5、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目标是: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提高师生

信息素养

2、完善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为多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生存能力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5、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相关课程